■ #wanchi的生活筆記
今天寫一些關於鄉下小孩在台北工作吧😆
昨天從早上九點趕提案,一路沒停止趕到晚上九點多。一個人專心寫寫改改,偶爾回覆其他客戶的臨時需求,時而和組員遠端對話。
除了在這中間,約莫晚上六點遠在彰化的二妹傳訊息告訴我,身體不好的小妹和爸爸吵架一個人跑出去了。我打了電話、傳訊息都沒有收到回覆。
那個時候,一個人坐在位子上,完全無法思考,因為好自責、好難過自己不在他們身邊,無法幫上任何事情。
-
回到家後,一個人在房間整理東西,妹妹進門找我聊天。聊到家裡經濟最差、氣氛低迷的時候,我們在做什麼。
她說,她一邊打工一邊讀書,早上八點上課到晚上六點,接著打工到晚上12點,然後回家讀書算微積分到凌晨三四點。
我說,最慘的時候是到學校的自助餐買一碗5元白飯,然後加旁邊免費的湯,伴著吃。
妹妹聽到這裡,問我那時候每個月爸媽給我們的零用錢呢?我回,對於念傳播系來說,那些根本不夠用,直到畢業,才跟爸媽說要給妹妹們多一點零用錢。那時候學校要用的電腦、拍片經費,靠著自己打工、幫老師接設計案,吃一餐慢慢存來的。
直到畢業後的上班族日子,假日就接案、平日就熬夜修圖,不停止的進修學攝影、學英文、學剪輯。
我總想著如果吃苦和勞累,和家人需要我,卻無能為力,兩者相比,我更害怕後者。
-
我猜願意離開舒適的家,長時間到外地工作,背後都會一個強大的情感動力,可能是愛,也可能是恨。
不然怎麼長時間會有力氣對抗在異地沒有資源,沒有家人,沒有小時候吃的蛋餅店。偶爾還會莫名覺得疲憊無助、無力的黑暗呢?
慢慢生命走到現在,說不上是最努力的,但每天都想跑快點長大。就算看到那些大人世界後,發現翻轉社經地位是有多大可能會白費力氣的,但還是固執想繼續努力看看。
畢竟道理很多,但做起來就是很難。最難在每個人的際遇和天賦不一樣,就是會在最執著在意的地方花最多時間闖關。
不知道到底會是看到曙光那天快到,還是被現實消耗殆盡那天先快到呢?
就讓我繼續努力下去,我們繼續看下去吧😌
#wanchis365days-47